各學部(院):
為進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促進我校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的內涵式發展,根據《關于啟動2023年研究生教學改革與研究基金項目的通知》的相關要求,現公布大連理工大學2023年研究生教改基金項目 (“三進”專項、本研貫通專項、思政專項)立項名單,共計40項。
2023年研究生教改基金專項名單
序號 |
學部(院) |
推薦項目名稱 |
類別 |
項目負責人 |
1 |
材料 |
新工科與雙一流背景下材料專業研究生智慧實踐教學平臺改革研究 |
“三進”專項 |
劉曉英 |
2 |
電信 |
基于“三進”、“思學一體”的 “高級人工智能”復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
“三進”專項 |
候亞慶 |
3 |
國教 |
“理解當代中國”國際中文系列教材在國際研究生“高級漢語綜合”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 |
“三進”專項 |
曹林紅 |
4 |
國教 |
數字賦能國際中文教育專業“三進”工作實踐路徑研究 |
“三進”專項 |
杜芳 |
5 |
海洋 |
助力新工科卓越研究生培養-理論和實踐 耦合的海洋“大思政”三進體系構建與應用 |
“三進”專項 |
張議文 |
6 |
化工 |
化工專業碩士《化學工程實驗》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 |
“三進”專項 |
李闖 |
7 |
環境 |
本碩貫通課程環境分子生物學的思政體系建設與實踐 |
“三進”專項 |
呂紅 |
8 |
環境 |
大食物觀思政視角的環境案例教學 |
“三進”專項 |
宋國寶 |
9 |
機械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性能制造實踐課程的教學探討 |
“三進”專項 |
高尚 |
10 |
機械 |
新時代思想與《模具制造及模塑成型理論、技術與實踐》課程相融合的教學模式探索 |
“三進”專項 |
姜開宇 |
11 |
建工 |
學思用貫通,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等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思政教學 |
“三進”專項 |
王立成 |
12 |
建藝 |
城鄉規劃專業碩士設計類課程思政“三融三協”創新路徑探索與實踐 |
“三進”專項 |
肖彥 |
13 |
建藝 |
利用數字雕塑手段從題材、形式上推動研究生主題教育“三進”研究 |
“三進”專項 |
鄧威 |
14 |
馬院 |
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實踐路徑研究——以“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課為例 |
“三進”專項 |
曾曉娟 |
15 |
軟件 |
軟件開發技術課程的“三進”實施方案 |
“三進”專項 |
馬瑞新 |
16 |
軟件 |
《信息檢索技術》課程思政教育“進課堂”專項改革創新與實踐 |
“三進”專項 |
梁文新 |
17 |
生物 |
以教材和課堂為載體推進《細胞與組織培養技術》課程“三進”建設研究與實踐 |
“三進”專項 |
高曉蓉 |
18 |
數學 |
統籌推進三進協同育人 |
“三進”專項 |
劉瀏 |
19 |
體育 |
“三進”教育理念下研究生體育管理課程多元思政融合的教學案例研究 |
“三進”專項 |
朱焱 |
20 |
外語 |
基層文化建設聯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版本“三進”工作路徑研究與實踐 |
“三進”專項 |
孫成志 |
21 |
微電子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建設 |
“三進”專項 |
張賀秋 |
22 |
微電子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微電子研究專業課程的授課方式研究 |
“三進”專項 |
張赫之 |
23 |
物理 |
以“托卡馬克邊緣等離子體與壁材料相互作用”課程探索“三進”教育—弘揚愛國情懷,推動科技創新 |
“三進”專項 |
桑超峰 |
24 |
運載 |
新工科視角下融入思政內容的教改研究——以船舶與海洋工程減振降噪專業方向課程為例 |
“三進”專項 |
劉松 |
25 |
運載 |
以科學素養和工匠精神打造《現代造船精度控制及測量技術》課程 |
“三進”專項 |
張雪彪 |
26 |
化工 |
面向卓越的本研貫通化工類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
本研貫通專項 |
姜曉濱 |
27 |
生物 |
面向智能生物制造生物工程專業“本博一體化”培養新模式 |
本研貫通專項 |
賈凌云 |
28 |
機械 |
基于“三早行動”的機械工程本研貫通培養模式探索 |
本研貫通專項 |
馬廣義 |
29 |
建工 |
面向土木類專業本研貫通培養新模式 |
本研貫通專項 |
王胤 |
30 |
經管 |
“數智+經管”卓越人才培養機制建設 |
本研貫通專項 |
宋曉兵 |
31 |
化工 |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考核指標評價體系研究 |
思政重點 |
高偉 |
32 |
生命 |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背景下多校區校園文化育人路徑研究 |
思政重點 |
郭永欣 |
33 |
運載 |
多模態數據畫像賦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路徑研究 |
思政面上 |
劉越 |
34 |
馬院 |
研究生導學矛盾衍生的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研究 |
思政面上 |
滕國鵬 |
35 |
機械 |
科研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機械學院為例 |
思政面上 |
邊悅玲 |
36 |
經管 |
研究生基層團組織建設研究 |
思政面上 |
楊木 |
37 |
研院 |
勝任力模型視域下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能力提升路徑研究 |
思政面上 |
于洋 |
38 |
材料 |
以科創競賽為載體的研究生創新能力提升研究 |
思政面上 |
于澤威 |
39 |
光儀 |
教育-管理-服務“一站式”研究生社區黨建工作體系建設研究 |
思政面上 |
梁棟 |
40 |
電信 |
“共建”體系下研究生基層黨團組織建設研究 |
思政面上 |
李嘉 |
項目負責人應按照項目要求、進度計劃等開展項目建設,嚴格執行經費預算,出版的教材和發表的文章須注明“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教改基金的資助”。學校將對項目進行中期檢查和結題驗收,項目驗收將以專題匯報的形式開展,具體方式和要求另行通知。
對評審結果有異議者,請自本公示之日起,通過電子郵件或書面形式向研究生院反映,反映情況要實事求是并署真實姓名。
電子郵箱:liuxu@dlut.edu.cn;sharina@dlut.edu.cn。
公示截止日期到2023年7月14日
研究生院
2023年7月11日